百草园 医书大全 中藏经 网站导航

风中有五生死论第十七

2014-07-08 20:46:36

  风中有五者,谓肝、心、脾、肺、肾也。五脏之中,其言生死,状各不同。

  心风之状[一作候],汗自出而好偃,仰卧不可转侧,言语狂妄,若唇正赤者,生,宜于心俞灸之。若唇面或青或黄,或白或黑,其色不定,眼瞤动不休者,心绝也,不可救,过五六日即死耳。

  肝风之状,青色围目连额上,但坐不得倨偻者,可治;若喘而目直视,唇面俱青者,死。肝风宜于肝俞灸之。

  脾风之状,一身通黄,腹大而满不嗜食,四肢不收持,若手足未青而面黄者,可治,不然即死。脾风宜于脾俞灸之。

  肾风之状,但踞坐而腰脚重痛也。视其胁下未生黄黠者,可治,不然即死矣。肾风宜灸肾俞穴也。

  肺风之状,胸中气满,冒昧汗出,鼻不闻香臭,喘而不得卧者,可治;若失血及妄语者,不可治,七八日死。肺风宜于肺俞灸之。

  凡诊其脉滑而散者,风也。缓而大,浮而紧[一作虚],软而弱,皆属风也。

  中风之病,鼻下赤黑,相兼吐沫,而身直者,七日死也。

  又,中风之病,口噤筋急,脉迟者,生;脉急而数者,死。

  又,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也;肝肾俱中风,则手足不遂也。

  风之厥,皆由于四时不从之气,故为病焉,有瘾类者,有偏枯者,有失音者,有历节者,有颠厥者,有疼痛者,有聋瞽者,有疮癞者,有胀满者,有喘乏者,有赤白者,有青黑者,有瘙痒者,有狂妄者,皆起于风也。其脉浮虚者,自虚而得之;实大者,自实而得之;弦紧者,汗出而得之;喘乏者,饮酒而得之;癫厥者,自劳而得之;手足不中者,言语蹇涩者,房中而得之;瘾类者,自痹[一作卑]湿而得之;历节疼痛者,因醉犯房而得之;聋瞽疮癞者,自五味饮食冒犯禁忌而得之。千端万状,莫离于五脏六腑而生矣。所使之候配以此耳!

上一章
目录
卷上
人法于天地论第一
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
生成论第三
阳厥论第四
阴厥论第五
阴阳否格论第六
寒热论第七
虚实大要论第八
上下不宁论第九
脉要论第十
五色[一作绝]脉论第十一
脉病外内证决论第十二
生死要论第十三
病有灾怪论第十四
水法有六论第十五
火法有五论第十六
风中有五生死论第十七
积聚症瘕杂虫论第十八
劳伤论第十九
传尸论第二十
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一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二
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三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
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五
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六
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七
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八
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九
卷中
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
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一
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二
论痹第三十三
论气痹第三十四
论血痹第三十五
论肉痹第三十六
论筋痹第三十七
论骨痹第三十八
论治中风偏枯之法第三十九
论五丁状候第四十
论痈疽疮肿第四十一
论脚弱状候不同第四十二
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第四十三
论诸淋及小便不利第四十四
论服饵得失第四十五
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
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第四十七
论诊杂病必死候第四十八
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
卷下
疗诸病药方六十道
万应圆
六神丹
安息香丸
明月丹
起蒸中央汤
太上延年万胜追魂散
醉仙丹
灵乌丹
扁鹊玉壶丹
葛玄真人百补构精圆
涩精金锁丹
疗百疾延寿酒
交藤圆
天仙圆
千金地黄煎
取积聚方
治症瘕方
通气阿魏圆
治尸厥卒痛方
鬼哭丹
取长虫兼治心痛方
治虫毒方
破棺丹
其他
附录一·序
附录二·跋